中国消费者协会重阳节消费提示:老年消费要注意规避“五个陷阱”
重阳节已至,为帮助广大老年消费者有效规避消费风险,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老年朋友们日常消费须防“五个陷阱”。
一、 保健食品选购需理性
切勿将保健食品替代药品用于治疗疾病。购买时,应认准“蓝帽子”标志和批准文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适宜人群和功能声称。不轻信所谓的“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验”等活动中进行的夸大、虚假宣传,不盲目购买声称具有“神奇疗效”、“包治百病”的产品。不盲目参加“私域直播”。
二、金融理财投资要谨慎
不轻信“高额回报”“保本保息”等不实承诺,警惕针对老年人的非法集资、养老项目投资骗局。购买理财产品前,应充分了解产品性质、资金投向、风险等级及合同条款,确保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相匹配。大额投资务必与家人商议,必要时咨询专业机构意见。
三、养老项目服务细甄别
选择养老机构或养老服务时,应实地考察机构资质、硬件设施、服务水平和运营状况。签订服务合同时,务必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特别是费用标准、服务内容、退费条件等关键信息。警惕以“预付费”“办卡优惠”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的行为。
四、旅游服务参团防套路
选择旅行社时,确认其具备合法资质,勿贪图便宜参加“低价团”或“免费游”。签订旅游合同时,明确行程安排、住宿餐饮标准、交通方式、自费项目及违约责任等。旅途中理性购物,避免在导游推荐的购物点冲动消费,购买贵重物品需三思。
五、电信网络诈骗严防范
不轻易泄露个人身份证、银行卡、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不轻信陌生来电、短信及网络链接,特别是涉及中奖、账户安全、涉嫌违法等内容。接到自称公检法或客服的电话,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在消费过程中注意索要并妥善保管发票、收据、合同、宣传材料等凭证。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首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向消协组织投诉,或拨打12315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推荐
-
谨防“最低价”“特供酒”营销噱头
作者:刘文新 2025.09.26
-
市场监管局提示:谨防食物中毒 织纹螺不能吃
作者:贾珺 2024.08.08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电热毯等5类产品消费提示
作者:佚名 2024.11.11
投诉爆料 /Complaint
投诉最新爆料,了解更多资讯
- 田女士投诉宝贝1+1儿童摄影
- 田女士投诉京东商城商品页面承诺闪电退款 实则欺骗消费者
- 欧先生投诉哈尔滨龙晟雷克萨斯销售有限公司
- 黑龙江哈尔滨松北区松浦关建国协A区八号门收钱不发货 言语辱骂威胁
- 哈尔滨新世纪家得乐商贸有限公司松浦店价格欺诈
- 肇源县肇源镇小兵裕德电动车商店消费欺诈,假冒伪劣
- 中国太平保险哈尔滨分公司保险问题
- 深圳市诺德粤通科技有限公司注销ETC事宜
- 黑龙江省金凯利建文化传媒不履行合同
- 齐市新天地房地产公司 龙江银行不给800户居民办房证
- 高先生投诉七台河客运总站强制四岁儿童购买成人车票
- 林先生投诉哈尔滨广发银行违规贷款欺骗消费者
- 500户居民投诉哈尔滨市住建局 城管局不作为 危房私自窗改门
热点新闻 /Hot news
当下时事热点,快速了解
相关推荐 /recommend
相关推荐新闻,立即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