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消费网 - 直播带货 - “买家秀”岂能沦为“骗人秀”

“买家秀”岂能沦为“骗人秀”

作者:王琦

文章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更新时间:2025-07-30 17:09

“不仅卖家秀,现在连买家秀都不敢信了。”来自北京的秦女士日前对记者感慨道。她表示,以前上网买衣服,商品的评论区是最重要的参考,而现在,很多评论区都是清一色的好评,买回来的实物却“惨不忍睹”。记者采访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差,源于部分商家“自导自演”,以虚假好评诱导消费者下单。(据《工人日报》报道

买家秀本应是真实反馈商品质量、使用体验的窗口,是消费者购物决策的重要参考。然而,一些商家为了诱导消费者下单,不惜绞尽脑汁制造虚假繁荣,让买家秀沦为了充满谎言的“骗人秀”,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从AI生成买家秀时出现6根手指的荒诞失误,到商家肆意盗用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的照片和文案,再到明码标价寻找“水军”中介购买好评,一些商家“自导自演”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不断挑战着商业诚信的底线。

虚假好评泛滥,必将带来多方面危害。对于消费者而言,真实的评价被虚假好评淹没,购物如同“雾里看花”,难以获取准确信息,极易作出错误的购买决策,买到与预期不符的商品,遭受经济损失和权益损害。从长远看,“谁造假谁得利”的恶性竞争局面如果形成,诚信经营的商家反而会因坚守原则而处于劣势,生存空间被挤压。长此以往,电商平台的公信力将大打折扣,消费者对线上购物的信任度降低,最终影响整个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水军刷评”的“黑灰产业链”还会破坏网络安全,衍生出诈骗、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给社会诚信和稳定造成严重损害。

治理虚假好评,需要多方协同发力。监管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提升违法成本,让造假商家付出沉重代价。同时,引导平台建立一处受罚、全网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打破各平台之间的信息壁垒,形成监管合力,让造假者无处遁形。

电商平台作为交易的重要载体,更应“守土尽责”。一方面,加大AI识别技术投入,升级算法,利用先进技术手段精准识别虚假好评,对多次违规的商家采取限流乃至封号等严厉措施,从源头上遏制虚假好评的产生。另一方面,赋予真实买家秀更高的权重,让真实的声音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此外,畅通消费者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虚假好评的良好氛围。

行业协会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入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定期发布“红黑榜”,对诚信经营的商家进行表彰和宣传,对造假商家进行曝光和谴责,形成褒善惩恶的行业氛围,引导商家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自觉遵守商业道德。

买家秀不应成为卖家欺骗消费者的工具,而应回归真实、客观的本质。只有监管部门、电商平台、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共同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虚假好评治理体系,才能铲除虚假买家秀滋生的土壤,让电商市场回归公平、诚信的轨道,让消费者能够放心享受线上消费带来的便利。(王琦


分享:
(新闻录入:蒙奇奇 责任编辑:刘思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