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题
他们盯上老人了!部分手机App“收割”老年群体
副标题
“这款交友App,把我们家闹得鸡飞狗跳。”武汉市民刘女士说,家里老人看了网络广告下载了一款中老年社交App,结果被引诱充值五六千元。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如今老年人普遍用上了智能手机,但不少老年人欠缺网络安全知识,成为一些手机App流量“收割”的对象,乃至陷入各种网络套路中。
不少老年人在网上被骗
“我父亲不知道点了什么广告,无意间办理了一份保险,接下来每个月自动扣费并且没有通知。”谈起这件事,来自天津的程先生十分气愤——短短7个月,他父亲就被某网络保险平台莫名其妙地扣款1800多元。
程先生询问其父亲从何处投保时,年近七旬的老人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他通过网络搜索才发现,这个网络保险平台在出行App、购物弹窗等投放了很多广告,用“领红包”“首月1元”等噱头吸引众多用户点击。
记者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该网络保险平台迄今已有9000多条投诉,“老人在不明白的情况下被误导投保”等成为常见的投诉标题。
不少消费者感叹,现在网上各种小广告满天飞,老人一不小心就落入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老人已经70多岁了,平时省吃俭用,一下被骗了2800多元,每天茶饭不思。”来自山西的李先生吐槽,自己的父亲在网上学习理财课,说是免费学习,几节课下来就在所谓“教授”的怂恿下买了价值2888元的“精品课”,结果发现课程内容都是“教授”从网上抄来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2月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
随着老年网民快速增长,针对老年人的网络套路也逐渐增多。2021年9月,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7.25%的被访老年人有在网络中受骗的经历;其中,超四成老年人曾因保健品被骗,近四成老年人因免费领红包被骗。
天津市社会学会会长张宝义认为,老年人是互联网领域的“年轻人”,也是互联网领域的“弱势群体”。老年人有其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面对复杂的网络套路,往往难辨真伪,一旦放下戒备心理就容易上当受骗。
相关推荐
-
为攒大学学费,男子10年前给8岁女儿买教育险,如今欲提取被告知要等到女儿60岁
作者:佚名 2025.03.03
-
中国人寿赵鹏: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保险力量
作者:佚名 2023.04.25
-
起底非法保险中介:挂咨询理赔名头 靠夸大服务诱客
作者:陈晶晶 2025.03.03
投诉爆料 /Complaint
投诉最新爆料,了解更多资讯
- 田女士投诉宝贝1+1儿童摄影
- 田女士投诉京东商城商品页面承诺闪电退款 实则欺骗消费者
- 欧先生投诉哈尔滨龙晟雷克萨斯销售有限公司
- 黑龙江哈尔滨松北区松浦关建国协A区八号门收钱不发货 言语辱骂威胁
- 哈尔滨新世纪家得乐商贸有限公司松浦店价格欺诈
- 肇源县肇源镇小兵裕德电动车商店消费欺诈,假冒伪劣
- 中国太平保险哈尔滨分公司保险问题
- 深圳市诺德粤通科技有限公司注销ETC事宜
- 黑龙江省金凯利建文化传媒不履行合同
- 齐市新天地房地产公司 龙江银行不给800户居民办房证
- 高先生投诉七台河客运总站强制四岁儿童购买成人车票
- 林先生投诉哈尔滨广发银行违规贷款欺骗消费者
- 500户居民投诉哈尔滨市住建局 城管局不作为 危房私自窗改门
热点新闻 /Hot news
当下时事热点,快速了解
相关推荐 /recommend
相关推荐新闻,立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