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AI造假频现 警惕批量生成的“买家秀”
最近,有电商平台宣布全平台启动AI假图治理,直言AI造假已经成为劣质商家、商品的帮凶,损害知识产权、侵害消费者利益。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卖家秀”不可轻信,AI造假还出现在“买家秀”中;不仅“买家秀”“卖家秀”图片可能经AI加持后被美化,直播、视频展示的“卖家秀”“买家秀”也有水分。
不少电商平台上,AI造假现象随处可见。在产品介绍环节,部分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利用AI技术生成虚假图片。可能是部分造假商家“技艺不精”,稍微检查一下,就能发现马脚——
不同商家使用同一个“AI模特”进行“卖家秀”,模特的姿势、表情一模一样,甚至因为修图不仔细,有的还出现了模特缺胳膊少腿的情况。在AI生成的“卖家秀”背景中,出现了很多有违生活常识的细节,包括无法识别的字体、与模特穿着相矛盾的季节特征等等。
随着AI技术的升级换代,短视频、直播间讲解的造假现象也不罕见。部分采用录播的“视频讲解”使用经过技术调整后的视频蒙骗消费者;直播卖家则利用拍摄软件的实时美化功能,在直播间里叫卖经过软件修饰后的商品。
AI造假视频中,也能找到相似的瑕疵。例如,某卖家在展示一款声称消费者穿上后能立马变成“小腰精”的收腹裤时,视频画面出现了多次卡顿。经辨认,原来是因剪辑导致画面不连贯,“小腰精”是经技术处理后的画面。
更值得警惕的是,本来能为消费者提供参考的“买家秀”也出现了AI造假的痕迹。在部分商品的评论区,有不少内容类似的“买家秀”;或者不同商家销售同样的商品,结果在各自的评价区出现了画面相同的“买家秀”。
比如,在一家服饰店铺的评价区,有很多“买家”展示了身着某款服饰的照片。虽然发帖者都隐去了面部等辨识度较高的细节,但经过比对,拍摄姿势、商品展示方式乃至拍摄背景非常类似,不排除是AI批量生成“买家秀”后,卖家进行刷单评论的结果。
面对这些充满造假痕迹的“卖家秀”或“买家秀”,真正的消费者很可能遭遇“货不对板”。
以上种种,无疑为喜欢上网、在直播间“买买买”的消费者敲响了警钟:“卖家秀”不可轻信,“买家秀”也不能全信。
本报记者 任翀
相关推荐
-
头部主播粉丝遇售后罗生门:投诉800条 找客服排队7小时 被踢皮球 商品贵不退差价
作者:佚名 2024.10.31
-
马上评丨广告还是售假?“小杨哥”再涉假货该有说法了
作者:佚名 2024.09.12
-
剑南春“打假”引关注 电商平台白酒销售乱象有待治理
作者:谢 岚 见习记者 梁傲男 2024.10.21
投诉爆料 /Complaint
投诉最新爆料,了解更多资讯
- 田女士投诉宝贝1+1儿童摄影
- 田女士投诉京东商城商品页面承诺闪电退款 实则欺骗消费者
- 欧先生投诉哈尔滨龙晟雷克萨斯销售有限公司
- 黑龙江哈尔滨松北区松浦关建国协A区八号门收钱不发货 言语辱骂威胁
- 哈尔滨新世纪家得乐商贸有限公司松浦店价格欺诈
- 肇源县肇源镇小兵裕德电动车商店消费欺诈,假冒伪劣
- 中国太平保险哈尔滨分公司保险问题
- 深圳市诺德粤通科技有限公司注销ETC事宜
- 黑龙江省金凯利建文化传媒不履行合同
- 齐市新天地房地产公司 龙江银行不给800户居民办房证
- 高先生投诉七台河客运总站强制四岁儿童购买成人车票
- 林先生投诉哈尔滨广发银行违规贷款欺骗消费者
- 500户居民投诉哈尔滨市住建局 城管局不作为 危房私自窗改门
热点新闻 /Hot news
当下时事热点,快速了解
相关推荐 /recommend
相关推荐新闻,立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