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付费内推管用吗?9.9元也能买上当
中新网7月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6月份毕业季,正是求职就业高峰期。网络平台上,一些付费“内推”公然叫卖,号称可以优先被公司HR看到简历,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大厂”。这样的付费“内推”真管用吗?
付费“内推”泛滥
“内推简历优先查看”“优先考虑安排面试”“企业招聘一般优先考虑内推”……
记者注意到,随着求职就业高峰季到来,一些二手电商平台上,有人卖起了求职“内推”,承诺具有上述便利。这样的内推很便宜,9.9元获得一个内推资格,有的甚至更低。
记者向多家企业求证,很多公司确实存在“内推”机制,但绝对没有“付费”一说。“我们推荐进来的员工在公司待一年以后,我们还会有奖励,但公司绝不容忍为了利益卖‘内推’资格。”有企业员工表示。
有分析指出,“内推”招聘成本比较低,这也是公司为什么有该机制的一个原因。此前,有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所有招聘渠道中,“内推”招聘的预算成本只占10%,远远低于招聘网站的39%。本来是求职者和公司双方获益的事情,却被一些人用来交易,变了味。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表示,“内推”是企业为了引进优秀人才而提供给员工的一种福利,通常是根据员工对候选人的了解和推荐,来为企业引荐合适的人选,它不应该被视为可交易的商品。

花钱“内推”管用吗
“有‘内推’机制,但我感觉没什么用。我手里还有一些,还没来得及推荐。”有知名企业员工对中新财经表示,说出来可能有些“扎心”,我内推了很多,但都过不了。
不过也有“大厂”工作人员认为“内推”有点用,她对中新财经表示,我们内部“内推”一般会给求职者发公司链接,需要求职者自己进去填写信息,到时候还会给HR说一声,这些简历应该都会被看到。
有接受过“内推”的求职者表示,“内推”很常见,和正规投简历差不多,填写发来的链接信息,只是多写一个“内推码”,感觉没啥作用,“我不认为花9.9元能买一个好的工作机会。”
记者注意到,市面上一些付费“内推”无一例外都表示,不保证100%回复和录取,而且“内推码”一经售出,概不退货。记者试着和这些卖家商家联系,当留言问“如何保证确实‘内推’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当前,大学生在求职时,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实习经历。而一些高校难以为学生安排高品质的实习机会,这恰恰成了某些商业机构利用的目标。”
私自买卖“内推”违法吗
李旻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称,通过购买“内推”资格获得面试机会,本质上是规避了公开、公平的招聘程序,这可能导致优秀人才无法顺利通过正常渠道进入企业,这种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
“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企业内部人员私自出售‘内推’资格,可能构成违法行为。求职者通过购买‘内推’资格获得录用,也可能被认定为非法中介,存在法律风险。”李旻表示。
有互联网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市面充斥的付费“内推”信息不排除是企业员工或者第三方招聘猎头行为,公司对这种行为肯定是不允许的,已经将相关情况上报给公司法务。
另外,对于滋生买卖“内推”资格的电商平台,李旻认为,作为交易平台,电商平台有义务对商家行为进行审查和监管。
“一旦发现有售卖‘内推’资格的信息,平台应该及时采取下架、封禁等措施,切断此类违法行为的传播渠道。电商平台也应该加强对商家的准入审核,防止此类违法经营行为的发生。”李旻称。
相关推荐
-
“黄牛”乱象怎么治?多地出实招规范票务市场
作者:张天培 2023.10.10
-
课程充斥网络,AI使用需要付费学吗?
作者:佚名 2025.02.11
-
五常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开展非法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
作者:佚名 2024.09.12
投诉爆料 /Complaint
投诉最新爆料,了解更多资讯
- 田女士投诉宝贝1+1儿童摄影
- 田女士投诉京东商城商品页面承诺闪电退款 实则欺骗消费者
- 欧先生投诉哈尔滨龙晟雷克萨斯销售有限公司
- 黑龙江哈尔滨松北区松浦关建国协A区八号门收钱不发货 言语辱骂威胁
- 哈尔滨新世纪家得乐商贸有限公司松浦店价格欺诈
- 肇源县肇源镇小兵裕德电动车商店消费欺诈,假冒伪劣
- 中国太平保险哈尔滨分公司保险问题
- 深圳市诺德粤通科技有限公司注销ETC事宜
- 黑龙江省金凯利建文化传媒不履行合同
- 齐市新天地房地产公司 龙江银行不给800户居民办房证
- 高先生投诉七台河客运总站强制四岁儿童购买成人车票
- 林先生投诉哈尔滨广发银行违规贷款欺骗消费者
- 500户居民投诉哈尔滨市住建局 城管局不作为 危房私自窗改门
热点新闻 /Hot news
当下时事热点,快速了解
相关推荐 /recommend
相关推荐新闻,立即了解